最近遇到了有關PBSRAM(Pipelin Burst SRAM)及 memory interleaving 相關的問題,硬體的部份已經好久沒碰了,找了一些相關資訊補充一下
低電流、高速SRAM特性與使用技巧
http://www.21control.com/article.php?id=1848
Memory Interleaving (記憶體交錯)
http://boy-asmc.blogspot.com/2009/02/memory-interleaving.html
最近遇到了有關PBSRAM(Pipelin Burst SRAM)及 memory interleaving 相關的問題,硬體的部份已經好久沒碰了,找了一些相關資訊補充一下
低電流、高速SRAM特性與使用技巧
http://www.21control.com/article.php?id=1848
Memory Interleaving (記憶體交錯)
http://boy-asmc.blogspot.com/2009/02/memory-interleaving.html
GRUB2預設是採用第1個項目來做為開系統的選項,當然既然灌了Ubuntu一定是用這個做為第1個選項,但如果只要想開機用windows開的話就要自己選擇,有時懶人不想自己選只想讓它開機就自己進去,就要修改grub的設定。
GRUB2不再使用grub.cfg這個檔案做為選單的修改依據,改用/etc/default/grub及/etc/grub.d/底下的檔案來判斷,目前找到的資料有很多種方法可以修改預設選項,以下就列出幾種方法去修改
1. 改為上次正常開機的項目
這個是用上次grub正常開啟的項目來做為預設開機的選項,如第一次選ubuntu下次再開預設就會開ubuntu,反之用windows亦然。
修改 /etc/default/grub
將 GRUB_DEFAULT=改為 saved
再下一行加入 GRUB_SAVEDEFAULT=ture
儲存修改內容後跳出到command line下輸入 "sudo update-grub2" 更新設定的內容即可
重開機之後就可以試試看有沒有效果了
2. 直接修改default項目
這個就直接修改預設的項目為指定的項目,有很多種方式可以指定如
a. 修改 /etc/default/grub 檔案,將GRUB_DEFAULT=設為你要指定的項目,正常第1個項目為0,依此累加(數值是參考/boot/grub/grub.cfg 中menuentry的順序),也可以直接設為為 menuentry的文字,如 "Ubuntu, Linux 2.6.32-22-generic" 或是 "Microsof Windos on (dev/sda1)" 之類的內容
b. 用grub-set-default 指令修改,後面可帶數值 或是 文字(參考上面的敘述)
記得修改後要用sudo update-grub 更新項目,沒做的話設定是不會改寫進去grub.cfg的
另外,如果update-grub更新了太多個kernel version 項目的話,可以直接刪除 grub.cfg中不必要的menuentry即可
如果想要建置GIT SERVER又懶得建HTTP SERVER的話,用SSH是最方便的方式,但是不能看CODE的內容也是蠻麻煩的,等有空再來玩一下HTTP SERVER的建置方式吧
最近想要做一點壞事,所以必須要改網卡上的MAC 位址,於是依linux更改網卡物理位址這篇來修改 /etc/network/interface的內容
但是在Ubuntu 9.10下卻完全無效,重開之後還是會回復成原來的MAC位址。
於是改用較直覺的方法,修改開機時的script,讓linux在開機時修改成fake的MAC 位址
所以改修改 /etc/rc.local檔案加入以下內容(請用sudo方式開啟)
sudo ifconfig eth0 down
sudo ifconfig eth0 hw ether XX:XX:XX:XX:XX:XX
sudo ifconfig eth0 up
sudo /etc/init.d/networking stop
sudo /etc/init.d/networking restart
存入再重開機器就可以看到成果
若只需要暫時性的修改,可以下載macchanger這個套件來修改
sudo apt-get install macchanger
使用方法
sudo macchanger -m XX:XX:XX:XX:XX:XX eth0 即可
最近想把DVD影片轉成avi格式,試了好幾種在windows下的轉檔軟體,以下是心得報告
至於為什麼不是在ubuntu底下用呢?因為我家裡的灌ubuntu的機器,以經是6年前的舊機種了,抓抓影片還行,轉檔要花上十幾個小時,真的沒有試用軟體的勇氣…(嘆)
為了減少字數及方便閱讀,用表格呈現,當然評論心得一定包含個人的私心存在,請斟酌參考
bitRipper 免費,可用H.264格式編碼(ffdshow),畫面簡潔 轉檔後會出現影音不同步的問題(不知怎麼解)
DVDx 免費,可用H.264格式編碼(ffdshow) 在轉檔時,佔用資源相當大,連滑鼠都lag,應該是轉檔時有預覽畫面的關係,還有介面不是很好看。
格式工廠 免費,可用h.264格式編碼(mencoder),轉檔類型強大又多 轉檔後會在動態畫面出現交錯線 (如這裡的圖示),沒看到有去交錯的選項…或者是翻譯名稱不同,使用二次編碼會出現error
ImTOO 轉檔內容相當完美,可用H.264格式編碼,介面簡易方便 就是要錢…可免費下載,但能轉5分鐘的內容
DVD Ripper
最後我是用Handbrake,屬於免費的軟體,在Linux-base的系統上也可以使用,如果在linux上可以用它轉成rmvb的格式,那就太棒了!
在一開始使用時,因為不了解有交錯線的問題,一直以為handbrake是個爛東西 = =",後來才發現handbrake在轉檔時預設是不會加入去交錯線的功能,畢竟那是會佔用一點資源的。
handbrake設計一個名為Decomb的filter作為去除交錯線運算,建議用它來取代Deinterlance的功能(見wiki),我是選Default 至於上面的Detelecine是啥,我是有看沒有懂,交給專業研究吧(見wiki-Telecing)
如果電腦夠強的話,建議用2-PASS CODING(在Video的頁籤,有個2-pass encoding),這樣畫面會比較好但比較花時間,我是可以看就好,要花我一天多的時間在轉檔實在是有點累…
前幾天對岸釋出pps linux版,不少人讚聲連連,表示如此一來就不用開VirtualBox,我也試用了一下,但對於一開啟pps就要輸入密碼有點感冒,首先我弄不懂它想要做什麼,第二就是沒有source code也沒人知道對岸的人是不是有加什麼料進去,剛好有找到對岸的網友在launchpad發了一版修改版,取代出現gksudo輸入root密碼的問題,但是他的原用意是要編譯給64bit機器用的,我只要用patch就好了 今天看到已經有放下32bit的版本,就直接下載32bit的deb使用吧
請先至這裡的列表,找到ppstream-1.0.0-3lucid2的部份,下載ppstream_1.0.0-3lucid2_i386.deb
如果跟我一樣是已經安裝pps官網的版本的人,可以選擇移除後再將上面的deb檔,或是跟我一樣用手動的方式做修改
動作如下
1.下載ppstream_1.0.0-3lucid2.debian.tar.gz,解壓縮後進入。
2.複製解壓後目錄中的PPStream檔案至 /usr/sbin/
3.修改/usr/share/applications/pps.desktop
4.將Exec=/opt/pps/bin/PPStream修改成/usr/sbin/PPStream
5.Categories那一欄去掉PPStream字樣
6.存檔後即可,然後再啟動pps (建議在終端機模式下啟動)
這時候應該看不見那擾人的輸入root密碼提示了,而且pps也會變得比較正常多了
又敗家啦…不過這是有理由性的敗家的
其實藍芽耳機通常都是在我開車時使用,說實在有點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的雞肋作用,車上接電話時很好用,但是偏偏電話又不多,戴著也不知道幹嘛,不過為了開車的安全起見,那還是以防個萬一吧。在此還是要呼籲一下,開車還是儘量不要講電話,不管你是用免持藍芽都一樣,難免會分心的。
原來的Grandvue 802是用得好好的,有次在車上準備幫它充電,但下車時忘了拔充電器,隔天開車一發動就把它內建的充電電池給充爆了(還好沒發生爆炸事件,不然我現在不知道還能不能打字)
Clip Music 802有FM又有雙待機,算是功能性強大,只是外型不怎麼給他時尚,但是身為一個不修邊幅的工程師來說,這台外型是夠用了。我是在pc家24小時買的,星期四下單隔天早上就託黑貓送到,不負它24小時的美名,另外在PC家上這台Clip Music 802有2個賣場,一個在24h,一個是普通的 ,2者價差111元,差別是在普通賣場有送車充所以貴了111塊(看來很low的車充有這麼貴嗎?),有鑑於之前發生過充電爆炸事件,車充就暫不考慮,所以我就選擇可以快點拿到貨又比較便宜的24h快樂送。
早上箱子到公司
是台灣先創的保固貨,但是包裝的膠帶有被拆掉,再被貼上保固封條,讓我隱隱有種”這是被退貨之後才送來”的感覺。
外型跟MW600比起來是遜了點
但是用這種夾式的,夾在衣服上蠻方便,也不算太重
全部內容物包含說明書,充電usb線,充電插頭(與usb線組合),1組雙耳耳擴,2組耳擴包套,1組防拉址單耳耳擴
我對這組防拉扯的單耳耳擴評價蠻不錯,一般的耳擴都會被我用粗魯的方式對待,以致於五馬分屍,身首異處,這個耳擴只要不是故意性的強力破壞,應該還蠻耐用的。
當然可以接自己喜歡的耳擴,但我不常用這個聽音樂,所以算是被廢掉了
與爆炸的Grandvue 802合影,一比之下白802體積大又重,夾在衣服上常常會被拉下去,實在不是很常帶它出門,新歡黑802輕巧多了,最近出門都常戴著,不佔太多重量
總結心得:
優點:
1.輕巧,官網說15g
2.雙待手機有FM (不過FM我不常用)
3.附贈防拉扯單耳耳機,開車/機車族可適用
缺點:
1.只有三組按鍵,配上一堆功能反而過於繁雜,如果沒說明書真的不知道怎麼用這些功能
2.音質不算太好,講話時會有點悶悶的聲音,聽的不是很清楚
3.電池容量不算大,續航力不佳
目前我的習慣是LTS 採用升級,short -term(即10月發行的版本)就採用重灌的,當然我也有可能懶得不想重灌,畢竟重灌需要用光碟,燒錄出來也是一種浪費,不過據說有掛ISO的隨身碟就可重灌的,目前還未試過,下次版本升級時會嚐試看看。
採用網路升級就要評估網路的速度及下載的站台,我在升級時會出現無法下載的訊息,換過其他在台灣的mirror就好多了,但是下載及安裝就花了約莫2~3小時的時間(包括之前下載到90%跟我說無法下載的窘況),基本上在升級前做好備份是必需的,所以最好是把home放在個別一個磁區上,日後在重灌時只需format 根目錄就好,就不會動到原本的設定值,而且最好是分割大一些,免得對面像我一樣home磁區快要爆炸的問題。而在升級10.04後沒有太多問題出現,目前只有
1.Firefox 在瀏覽某些使用Flash的網站,中文字會變成□□。
解決方法: 在命令模式下
sudo vim /etc/fonts/conf.d/69-language-selector-zh-tw.conf
再尋找 "sans-serif" ,將sans-serif下的 binding = "strong" 拿掉
如 <edit name="family" mode="prepend" binding="strong">
變成 <edit name="family" mode="prepend">
儲存後,重開firefox即可
可參考 Ubuntu 9.04的 Firefox Flash 中文無法顯示修復 | Tsung's Blog
2. Ambiance及Radiance 這兩個新的theme,關閉及縮小鍵在左邊。
我想這不算是問題,可能是新的佈景方式(是跟MAC學的嗎?),這兩種佈景還不錯看,但一開始用會不太習慣,看會不會有人放出不同的版本,目前我是沒有用這兩種。
嚴格來講這不算問題,只是佈景主題的呈現方式不同,如果不習慣的話,可以用以下方式變回右邊。
首先套用Ambiance/Radiance theme後,在命令列輸入(或用Alt+F2) "gconf-editor" 呼叫組態編輯器,到 apps > metacity >general 下,
尋找 button_layout 這個欄位,選擇後按右鍵選編輯設定鍵將原本的 close,minimize,maxmize: 修改為 menu:minimize,maxmize,close
如下圖
參考網址:Ubuntu 10.04 Light (Radiance) And Dark (Ambiance) Themes Are Now Available For All (Download)
有其他問題會持續po 上
目前在Ubuntu下有2種我會用的Mail Client apps,一個是Thunderbird,一個是Gnome下的evolution,
(以上圖片截自ultraedit官網)
忘了是在那邊看到的消息說ultraedit要出linux/mac版本,當時是有點驚訝,沒想到ultraedit改開始攻城掠地到linux base的版本上
對於這個消息也是抱持樂觀意見,這樣就是讓我少開windows的理由又多了一點,雖然linux也有很多好用的文字編輯軟體,但是總是在習慣UE之後,就覺得其他的文字編輯器缺東少西的(又再度證明,習慣是一件恐怖的事)。
就官網上的截圖來看,似乎與windows上的相差無幾,不過目前UE的強大功能我也只用到20%不到,會不會有什麼linux特有的功能,我應該很難會發現!目前只能等待他開放trial version下載之後才能確認與windows版本之間的差異點 (目前還在Beta中,尚未release)
Update:Nov/06/2009 Version 1.0.4 開放下載(可試用30天)
Update:Nov/04/2009 已進入RC1(Release Candidate),不知道他們會跑到幾個RC啦 (汗)